Ads 468x60px

新媒》社群與行動科技在「佔中」裡是天使?是魔鬼?

TS8公民新聞平臺 > i社群在「佔中」裡是天使?是魔鬼?
Uploaded: 2014-10-09 08:00
Project Leader: Howard
「香港佔中」進入第11天,而民意的天平則出現了向「反佔中」傾斜的態勢。從社群與行動傳播的角度隔海觀察,佔中運動人士與港府之間的拉拒與消長,非常有資格成為O2O(online to offline,即虛實的相互轉換)領或上的經典案例,這裡試舉出三個正反辯證,與大家一起思考。

首先,從茉莉花革命、佔領華爾街、到今天的香港佔中,社群與行動科技一次次在群眾運動中穿針引線,將虛擬世界裡的人氣與能量,轉化為群眾運動現場上一個一個真實參與的身影。從這個角度來看,社群與行動科技似乎是運動組織者的親密戰友。

但晚近卻有愈來愈多的案例顯示,目前各國的執法部門已經十分熟悉如何由社群和行動平臺上收集群眾運動的情資。2011年英國發生大暴動,戰火在曼徹斯特、利物浦、伯明罕等大城延燒,一發不可收拾。而英國警方便是在專家的提醒下,對臉書與推特上的特定帳號進行分析與監控,一夕之間化被動為主動。


《影音》大陸網軍對臺灣的公民營機構攻擊
頻繁,立院對此質詢政府對策

其次,在「香港佔中」首日,現場傳言港府切斷無線網路,這個消息一度引發民眾與媒體群情激憤,但最後證實是誤會一場。社群與行動平臺上資訊流動快但品質良莠不齊,因此常被衛道人士批評為是「社會亂源」,是「民粹」與「理盲濫情」的助燃劑。

這個觀點,美國總統歐巴馬可能會有點意見。2008年歐巴馬挑戰總統大位,競選初期飽受社群媒體上的負面攻擊之苦,當時在競選團隊擔任要職的大衛普樂夫(David Plouffe)力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戰略,要團隊全面擁抱社群平臺,並結合「大數據」對臉書和推特進行輿情分析,這項戰略讓歐巴馬在短時間內扭轉戰局,一方面能精準掌握分寸針對負面攻擊即時「逆襲」,另一方面在眾多「民之所欲」的議題上處處快對手一步、占盡先機。

佔中今天的聲勢當然有賴於社群與行動科技的協助,但佔中團體最近幾天出現的內部矛盾與頻率漸增的進退失據,對比於港府在第一天手忙腳亂之後的步步為營,許多國外的觀察家都把矛頭指向大陸網路輿情分析部隊的幕後介入,才讓香港佔中的主觀形勢與客觀輿情有了令人側目的翻轉。

最後,社群與行動科技大行其道的今天, 專業媒體「秉持公正客觀、為大是大非和良善價值把關」的角色愈形重要!說到媒體,日前《紐約時報》宣布裁員,讓中外新聞產業界大嘆:「社群媒體殺了優質媒體」。但如果深入了解內情之後便會發現,《紐時》的新聞團隊在歷經這些年的多次裁員之後,人事規模不減反增。原來業主在削減傳統新聞人力的同時,卻強化新媒體與社群平臺發展上的人力資源。這方面的努力,成功讓《紐時》的數位出版收入填補傳統平面新聞的萎縮。持平來看,社群媒體的確殺了美國報業,但它卻讓《紐約時報》重獲新生。

社群與行動科技對許多衛道人士來說有如洪水猛獸,但從以上三個角度與三個案例來看,科技本身是中立的!與其批評科技可能的黑暗面、悲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還不如積極開發科技的光明面,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願景成為事實。


(編按:本文為作者新聞實務心得,不必然代表本網立場)

如果您有任何建議,請使用 kjproject.hv@gmail.com與我們的團隊連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各位不吝提供寶貴意見!